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欢迎您来到环境技术-专注可靠性和适应性试验领域

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海底电磁采集站完成深海试验 2015/07/29 09:28:27

 

  日前,由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海底电磁采集站(OBEM)在我国南部海域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使我国海洋电磁装备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有能力在水深超过3000米以上海域进行海洋电磁场测量和研究的国家。
  今年6月初,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两台海底电磁采集站搭载“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抵达南海海域开展了深海海试。6月12日,科研人员将1台采集站投放至4022米的海底,坐底3小时后顺利回收。这次海试成功,意味着在继今年1月的1000米海试后,短短6个月内,我国海底电磁采集站研制完成了从1000米到4000米水深试验的重大跨越,填补了国内这一方面的空白。
    据悉,该海底采集站由电磁数据记录仪、电场传感器、磁场传感器、信标、释放器、方位与CTD记录仪、浮球、锚系和框架等组成,可以测量海底大地电磁场的3个电场分量和两个磁场分量。其中的电磁数据记录仪、框架设计、释放机构、回收信标、电场传感器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海底电磁采集站既可以观测天然场源产生的海洋电磁场,也可以观测人工源产生的海洋电磁场,在海底地球结构和动力学研究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探测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深水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得到了科技部863高科技计划、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李予国提出了我国深水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研发总体实施方案,目前正在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区电磁探测技术,包括基础方法研究、勘探装备研制和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这将为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实现我国深水海洋油气资源探测和海洋国土安全战略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