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欢迎您来到环境技术-专注可靠性和适应性试验领域

破除 “SCI至上”“唯论文”导向 不是强调不用发表论文 2020/08/12 14:54:00

破除 “SCI至上”“唯论文”导向

不是强调不用发表论文

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有待改进的局面,2月科技部、教育部双双出手,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以破除“SCI至上”“唯论文”的评价导向,两份文件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科研工作者无需发表论文,相反,文件鼓励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以及鼓励国内期刊发展。

此次发布的文件信息量巨大,牵涉到科研评价的关键点,如何抓住最核心的精神要旨,正确理解论文发表在未来国内科技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本刊在对两份文件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

 

教育部、科技部《意见》

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

《意见》首当其冲地指出,“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SCI作为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是一个分类数据库。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局限性:一是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二是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三是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

 

科技部《措施》

理性看待“SCI论文”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

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此次科技部印发的《措施》是为了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措施》鼓励科研工作者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

与此同时,科技部在《措施》中鼓励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鼓励将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措施》中明确提出的“代表作制度”,要求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这是对当前过分注重外文期刊的扭曲化现象最直接的举措。

 

《意见》《措施》提纲挈领 多项举措并施

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针对此次破除痼疾的行动,《措施》《意见》两份文件中均给出了相应的举措。二者相辅相成,强调“分类评价”和“注重实效”的原则。

一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针对不同领域,论文需赋予不同权重作用。(《意见》)

1)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措施》)

2)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措施》)

3)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10 %的权重;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的,可增加到30 %的权重;对于已在实践中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可增加到50 %的权重。具体权重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措施》)

二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意见》)

三是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首先是要减少,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其次是要规范,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意见》)

另外,文件在针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方面的评价标准和申报流程均作了指导性规定。并在最后提出各项强化监督检查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双双发文,对扭转当前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提出了最直接的指导意见,理性看待SCI论文,科学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展现中国学术之声,鼓励国内期刊发展、走向世界学术的舞台已成为当下中国科研发展的新趋势。